新闻  |   论坛  |   博客  |   在线研讨会
何以见得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尺寸差距大?
yijindz | 2016-05-07 15:53:01    阅读:2423   发布文章

      常用的贴片晶振封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下(MHZ系列):5070;6035;5032;3225;2520;2016;1612。晶振本身是非常小的电子元器件,应用于GPS模块,通讯设备,安防设备,蓝色设备,家用电器,电脑周边等众多领域,是一种小而非常具有心脏价值作用的元器件。

由此可见以上晶振封装的由来,均是根据贴片晶振的长宽而命名,例如5032贴片晶振,长5.0mm*宽3.5mm,其他封装依次而来。理论上,针对mm单位的元器件而言,差之毫米的尺寸让我们肉眼很难判断。由此而来,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到5070,6035,5032等贴片晶振的尺寸差距呢?

6035贴片晶振与5032贴片晶振相比,对于当下电子市场遵循的趋势,5032贴片晶振必占优势,而6035贴片晶振与5070贴片晶振相比,理应是6035贴片晶振,而市场却选择了5070贴片晶振?无论从日本一线品牌以及台系知名品牌,国内大型晶振厂家看齐,我们知道6035贴片晶振能做有源封装是少之又少,无疑5070贴片晶振既能做无源晶振也能做有源晶振,这也是5070贴片晶振能留下来的一个理由。

  电子市场永远遵循的小而轻便,这无疑使得大的贴片晶振会被淘汰。然而5070贴片晶振的市场销量却因此丝毫不受影响,反而影响到的则是6035贴片晶振,这是为什么呢?

就5032封装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来说,从我们肉眼看上去差距是比较大的,甚至怀疑两个真的是同样封装吗?是的,这真的是5032贴片晶振的,只是一个是无源晶振,另外一个是有源晶振,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在无源晶振相比有源晶振薄的许多,使得我们肉眼直观,5032无源晶振看上去十分娇小的感觉。

所有相同封装的贴片晶振,对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而言,永远都是无源晶振要薄于有源晶振。因为有源晶振内置起振芯片,在电路中外部少用其他元器件,而无源晶振在电路工作中需要用到外部元器件助其起振。两者都有各自的好处,如考虑到产品封盖的高度,无源晶振也许是您的最佳选择。如考虑到节省工序与性能,有源晶振则是不二之选。
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
参与讨论
登录后参与讨论
推荐文章
最近访客